2)第133章 官家大喜(三更求订)_宋成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一种可能,低低声音道:“官家,能不能彻底放弃陕西,把所有兵马南撤,跟金人在黄河决战?”

  放弃土地,尤其是放弃西北这么重要的土地,是要承受巨大压力的,弄不好都要被当成国贼痛骂,吕颐浩提出这个意见,也是仗着十二分胆子。

  因为西夏不管用,在西北放多少兵马,都很难阻挡金人的攻势,不如收缩兵力,大踏步往南走,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地点,和金人决战。

  这种建议在道理上绝对说得通,只不过从情感上不那么让人舒服。

  “吕卿,陕西到底是整个战线的一环,如果放弃陕西,会不会引起人心浮动,到时候河东怎么办?河北怎么办?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土地都落到金人手里吧!”

  吕颐浩再度语塞。

  不得不说,明明军事上赢得很漂亮,可讨论起大局,竟好像输了一般。

  赵桓的郁闷可想而知。

  索性把金人扔在一边,只说大宋和西夏。

  “曲端和李世辅还没有消息吧?”

  吕颐浩道:“的确没有,不过倒是有密报,说是横山一线,有不少兵马内调,包括盐州驻军。”

  “看起来是曲端得手了!”赵桓一声长叹,“朕也没有料到,此人竟然有此等大智大勇,敢杀入西夏腹地,若非胆大包天,也着实是一位将才。”

  吕颐浩怎么会欣赏一个不遵旨意,狂妄大胆的武夫?在此之前,他对曲端没有半点好印象。

  可尽管如此,也不得不承认,杀入西夏腹地,着实给宋军巨大鼓舞。

  而且伴随着西军整体衰败,曲端、吴阶差不多算是最后的西军了,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

  “官家,臣以为应该让刘晏率领骑兵,突入横山,接应曲端。即便因此扩大和西夏的战斗,也在所不惜!”吕颐浩认真道。

  赵桓微微点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咱们也不能把抵御金人的希望寄托在西夏的牵制上面。说到底还要增加自身实力。不管如何计算,下一次金人入寇,总不会比上一次更艰难!”

  赵桓的话,几乎一锤定音。

  想想也是,去年金人南下,闹出了多少笑话?

  那么多守军不战自溃,童贯弃太原,赵佶弃龙椅,整个大宋朝野,都怕得要死,十几个金人,就能追着几千宋军逃跑……

  很显然,这并不是冷兵器战斗的常态。

  而这一次再战,不管怎么样,大举溃逃的情况,不会出现。朝中也经过了整顿,主战力量完全主导朝局,又有御营可堪一战,就算事情再糟糕,大宋也不至于亡国。

  只要打不死,就会成为变强的砥砺。

  还是那句话,早晚有一天,要直捣黄龙!

  赵桓也干脆放飞自我,跟西夏能打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不必给自己添烦恼,当务之急,就是把曲端顺利接出来,这么一员大将,可不能折在西夏的手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