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赔偿(三更求订)_宋成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兴。想必是见不到故乡的杨柳了,我借横山一株柳,请他好生思索,究竟该何去何从!”

  李乾顺愕然半晌,居然伸双手,把柳条接过来,用力点头。

  “请赵官家放心,一定妥善送到,您的话也会原原本本告诉耶律大石。”

  整个谈话到了现在,李乾顺已经是彻底折服,赵桓不光格局一流,手段也极为高明。

  这哪是一根柳条,分明是一条绳索,锁住了耶律大石的心,让他无可逃避!

  只能说高明!

  至少李乾顺扪心自问,他是干不出来的。

  一个新人老皇帝和一个老人新皇帝的对话,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

  赵桓请了李乾顺和晋王察哥等人吃了烤全羊,还不知道从哪里弄了几个西瓜,花费不多,但宾主尽欢,两国的结盟大事赢得了一个开门红。

  而曾经敌对的双方,化敌为友,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大宋在几千里的边境,光是大型堡垒城池,就有不下一百个,其余小的更是多如牛毛。

  大宋对付西夏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趁着西夏不注意,抢修一座城池,等西夏反应过来,举兵攻击,宋军就躲在城里固守。

  等西夏扛不住了,再多路出击,把西夏兵马赶走,然后再趁机前推修城,循环往复……

  靠着这种日拱一卒的方式,愣是将横山以南,西夏的欢歌之地,悉数拿到了手里。

  这么干的好处是很稳妥,扎扎实实,鲸吞蚕食。

  可问题也很明显,就是耗费巨大。每一座城池堡垒,都要安排人守卫,也正是如此,西军的编制才空前庞大,耗费的国库也是惊人的。

  赵桓跟西夏议和之后,他主动从边境的堡垒撤军。这倒不是说要放弃防御,而是将边境防卫巡逻任务交给了厢军民壮。

  至于禁军兵马,退回到了几个主要的城市,当然了,他们也会定期前往边境巡查,不过却是不会定期驻扎。

  如此一来,节省了兵力,更缓解了后勤的压力,还省去了骚扰百姓,简直一举多得。

  别看种家军,折家军,姚家军都差不多没了,可散落各处的西军凑在一起,居然有六七万之多。

  就算打个对折,也至少能练出三万人。

  目前御营五军之中,最多的编制也不过两万一千人,等于凭空多出了一个军!

  在宋金大战的当口,每多一个人,都是巨大的利好,更何况一下子增加了三万人!

  好处还不止这些,大宋收兵,西夏也会抽回不少兵力,这些人马显然也要放在和金人对峙的前线。

  就算他们不敢和金人开战,压力也是实实在在,至少有点牵制作用。

  这还不用说双方贸易之后,大宋能拿到数量可观的马匹牲畜,御营骑兵又能得到加强。

  所以说,国家大事到底不是意气之争,每一个决定都必须详细权衡,才能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