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一七章 济世安民(大结局)_春游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千人,让她们分别回到自己的亲属身边,听凭她们嫁人。

  跟随观音婢多年的“河东六婢”和新竹、展画,多是已经二十出头。

  这些年来,她们在宫中给予观音婢很大的帮助,在夺嫡之争中也是出了力的人,但又不便于进行封赏。

  观音婢便和李世民商量为她们谋一个好的去处。

  隋唐之时,世人看重门第,观音婢向李世民讨了个人情,赐覃兰、紫芙、青雁、侍琴、晴虹、秋缡、新竹、展画八人为“李”姓,以宗室女身份嫁与官宦之家子弟为嫡妻。

  当年在承庆殿、弘义宫之时,观音婢精心服侍李渊,巧妙向李渊进言,为李世民赢取李渊的信任,从而化解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个别嫔妃进献的谗言;与嫔妃们拉近关系,弥合李世民与嫔妃们不交往产生的隔阂;在宫中营造关系网、消息网;所有这些对李世民取得大位,产生无法估量的作用。

  李世民登基之后,仍然对观音婢非常依赖,有许多朝堂上的事都征求观音婢的意见,观音婢专心处理宫中事务,对于政事尽量不参与自己的意见。

  有一次,李世民要和观音婢商议对大臣的赏罚之事,观音婢推辞道,“牝鸡之晨,唯家之索’,母鸡打鸣,已失了自己的本分,阿婢一介女流,以后不再过问政事。”

  李世民坚持让观音婢说一下自己的想法,观音婢却始终不说。

  李世民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民众作乱,是因为赋繁役重,官吏贪求,庶民百姓生活无着,食不裹腹。”

  于是,李世民登基以后,在全国推行节省费用,轻徭薄赋,选用廉吏,慎用重刑。大乱之后,扶助农桑,让百姓安居乐业;谨慎用兵,减轻兵役、徭役,让百姓休养生息。

  自开启贞观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旅之人宿于荒野之中也不怕受到抢劫。

  在李世民的善治之下,民力渐复,宇内升平,但突厥之患未解,突厥人每年都数十次侵犯大唐边境。

  大臣们反复李世民进谏,建议大举征讨突厥,李世民都以时机未到予以拒绝。

  直到贞观三年八月,代州都督张公谨向李世民进言,奏陈可以根除突厥之患的六条理由。

  李世民召众臣商议后,认为张公谨所奏可行,于是定下了征讨突厥的计划。

  贞观三年十一月,李世民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发兵征讨突厥。

  又任命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合在一起兵力超过十多万人,全部接受李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

  贞观四年正月,李靖率骁骑三千,自马邑进屯恶阳岭,夜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