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拉拢和嫉恨_血魂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拉拢和嫉恨

  处在一大堆的“熟人”的包围之中,黄浩然根本就没有时间想出个所以然来。眼看会议就要开始,剩下的时间也只够他和顾墨三寒暄几句。

  “墨三兄!呆会开完了会,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喝上一杯!”

  黄浩然对待顾墨三的这番热情里面倒是没有多少的水分,一直以来顾墨三给黄浩然留下的印象都相当的不错。顾墨三不仅与黄浩然的义兄蒋百里之间有着很好的私交,还是中央军将领里面出了名的“好脾气”!比起那些傲气十足的所谓“黄埔精英”,黄浩然其实更喜欢和顾墨三这样保定军校出身的老派军人打交道。他觉得至少这些人要显得更加正气一些......

  早在1935年,顾墨三就被授予了陆军二级上将军衔,黄浩然早就听蒋百里对他说起过,在最高当局的嫡系部队里面,有着八位黄埔军校教官出身的重要将领,深得最高当局的信任与重用,号称“八大金刚”。这八个人分别是:何部长、刘峙、顾墨三、张治中、钱大钧、陈辞修、蒋鼎文、陈继承。

  由此可见,顾墨三在最高当局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

  最高当局手下的这“八大金刚”均毕业于正规军事学校:其中何部长、钱大钧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生;蒋鼎文就读于浙江陆军讲武堂;其余的五人则全部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高材生。而且“八大金刚”都曾经在黄埔军校供过职,在最高当局上位之后,他们又继而成为了最高当局的军事班底核心,是中央军中最早的一批军、师长。

  所以当胡宗南和薛岳看到顾墨三也和何部长一样主动来找黄浩然打招呼,他们两个人都有些傻了眼!胡宗南更是恨恨的想:看来那个说黄浩然会成为黄埔将领中第一位陆军上将的传闻很有可能是真的!否则的话何部长和顾墨三这些军界元老们怎么会对黄浩然如此的客气?

  胡宗南一直有着他的骄傲,而这份骄傲是他跟随着最高当局出生入死换来的!

  1932年,最高当局授意其心腹、黄埔毕业生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等人成立特务组织“中华民族复兴社”(仿照法西斯特务组织意大利黑衫党、德国褐衫党,又称“蓝衣社”),由最高当局亲自选定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酆悌、郑介民、曾护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这13名干事。做为“中华民族复兴社”的骨干,后来这13名干事被称为最高当局“十三太保”。

  这份资历可是非常显赫的!而32年的时候黄浩然在哪里呢?不过是一个混迹于中央军的小小校官而已!

  在胡宗南看来,今天黄浩然得到的一切,原本都应该是属于他的!和桂永清一样“十三太保”出身的胡宗南在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