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与教育_大明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师让几个学生一个个地来读拼音,读出一个拼音就讲解一个字,然后开始讲解何为中国,何为华夏,何为汉族,何为大明。听了一会儿后客氏小声问道:“哥儿,为什么大明要在最后面呢,不应该最前面就是大明吗?”

  朱由校笑笑道:“这是编书的先生们写的,应该是很有道理的。”他没办法和客氏解释清楚这其中的原因,因为按客氏的理解就是大明最大,而朱由校则是要建立一个以汉人为主体的华夏民族国家,即便大明有一天不在了,但中国永远要存在,华夏民族这个主体也要永远存在。

  几人来到一个挂着中级班牌子的教室,里面正传来学生读书的声音:“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曾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学生读了几遍以后,老师说道:“这首词是皇上亲自选中的中级班国文第一篇,而且以后每一种招生考试,第一道题是固定的,就是默写这首词。”

  “为什么皇上如此重视这首词呢?我来先给大家讲解一下陈亮先生写这首词的前因后果,这首词的名字是……”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朱由校喃喃地念着这首词,不知不觉中已经泪流满面。段英不敢作声,将自己的手帕递了过来。朱由校这才惊觉,拿起来擦了擦,将手帕还给段英道:“谢谢你了。”

  段英对皇帝的一些奇怪的行为早已适应,也不回话。朱由校转头离开了教室,走了一会后对段英说道:“帮我记住,要让人给这首词谱曲,我要让天下人都记住这首词。”

  晦明接话道:“此词如果用来做军歌,那可就真的应景了。”

  朱由校笑了:“大师,你变了。让你当教头,这世上就少了一个慈悲为怀的大和尚了。”

  晦明摇头道:“慈悲为怀吗?只怕未必。卖香灰给人治病,可与慈悲没有关系。”

  朱由校认真盯着晦明的眼睛说:“大师可说的是真心话?”

  晦明合十道:“天下庙宇道观,其实大多都没有存在的必要,陛下就是要效三武一宗,贫僧也会赞成。”

  三武一宗,是指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这几位皇帝曾经发动过毁灭佛法的事件,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很大打击,因此在佛教史上被称为“法难”、“三武一宗之厄”等等。

  晦明此话,等于是全面否定了佛教,朱由校不由大奇道:“大师为何有如此想法?”

  晦明合十道:“贫僧出生之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